(資料圖片)
(CWW)8月19日,在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大會上表示,算力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,其水平已經成為衡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。要著眼長遠,精準發力,為今后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算力發展謀好篇、布好局。
張云明介紹,在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我國算力基礎設施水平持續提升。截至2023年6月底,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,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,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%,存力總規模超過1080EB。今年4月,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33個2022年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名單,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水平建設樹立了標桿。
面向未來,深遠謀劃算力發展的戰略布局,還需切實找準發力點,為此張云明提出了3點建議。
一是優化完善頂層設計,持續拓展融合應用。工業和信息化部將結合算力行業發展的最新情況,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,加快出臺推動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,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,為算力基礎設施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保障。著力優化算力網絡布局,形成全國樞紐、區域中心、本地邊緣協同發展的梯次算力基礎設施架構。著力優化算力供給結構,盤活全國算力資源,實現東中西部協調發展,提升算力綜合供給能力。
二是強化產業自主創新,扎實提升發展動能。數字經濟的發展關乎構建國家競爭的新優勢,決定全球未來格局。當前,全球范圍內的數據和算力競爭明顯加劇,主要大國都在加強對算力設施和計算產業的戰略部署,力爭搶占未來全球競爭的制高點。要想不受制于人,必須更好地統籌發展和安全,進一步加強算力領域的系統性創新,將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。加強先進計算、算網融合等技術研究和核心器件、設備攻關,加速推進新技術、新產品落地應用。
三是深化綠色低碳轉型,更好服務經濟發展。綠色低碳是算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,要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發,加快推進數據中心節能改造,持續提升數據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,強化產業協同和區域協同,凝聚廣泛共識、構筑良好生態,切實推動我國算力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。要大力拓展融合應用,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,聚焦基礎較好和潛力較大的工業、金融、能源、教育等重點領域,加快推動算力在千行百業的創新應用,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。
標簽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