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<bdo id="g6iik"><center id="g6iik"></center></bdo>
    <xmp id="g6iik">
  • 運營商開關eSIM業務,為何選擇不同?

    來源:通信世界全媒體 | 時間:2023-08-18 17:02:12

    (CWW)不久之前,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相繼宣布暫停辦理eSIM手表業務,引發了業界關注。一時間,很多人都猜測運營商是因為安全原因停掉了eSIM。

    不過,隨后中國聯通發布聲明稱,中國聯通繼2019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出了eSIM“一號雙終端”和獨立號業務之后,將于近期推出“開通聯通eSIM,享受購買智能手表直降”活動,也就是側面辟謠了。


    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
    實際上,中國聯通前一段確實也曾經宣布國內部分地區已無法開通中國聯通 eSIM 安卓手表“一號雙終端”業務,但現在應該是恢復正常了。

    隨著智能手機的發展演進,SIM卡也一直在進化,體積和面積越來越小,以致于大家都認定未來實體SIM卡將消失,也就是eSIM將變成主流。

    一般來說,eSIM 即虛擬的 SIM 卡,直接嵌入到智能設備的芯片上,為每個終端設備提供身份證明,使其得以接入運營商的通信網絡。eSIM的優點是大大節省了手機內部空間,也為用戶減少了更換手機卡等繁雜流程。

    智能手機采用eSIM,能夠提高終端產品在外觀、便攜、防水防塵等方面的品質,也有利于實現業務“即通即用”的互聯網化體驗,節省用戶辦理業務時長,有效提升數字化水平和服務質量。

    eSIM的上述優點可以給智能終端廠商的產品設計和運營帶來很多好處,因此廣受歡迎,特別是蘋果公司。

    據報道,蘋果早在2011年就開始為eSIM申請專利,長期致力于將eSIM帶入iPhone手機,并形成行業標準。蘋果從最初的為手機提供eSIM選擇,到iPhone 14的本土版只使用eSIM而取消了實體卡槽,始終是eSIM引領者,其“野心”不小。

    不過,雖然蘋果堅持不懈地推動eSIM產業向前,但運營商們并不熱心,而其他智能手機企業好像也不太“感冒”,主要原因是蘋果的eSIM“損人利己”太過明顯。按照蘋果公司的設計,使用eSIM后,蘋果手機用戶換機將不再需要其他操作,只要在蘋果體系內就能完成。那么,蘋果手機用戶換機到其他手機品牌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,而運營商也被拋在一邊,用戶換網甚至都不用通知運營商一聲。

    更為社會所關注的是,eSIM依靠遠程管理平臺,有被黑客入侵或感染病毒的可能,而空口傳輸增加密鑰、證書等信息的生成和寫入,也容易被竊聽或干擾;同時,終端eSIM應用,同樣可能存在安全漏洞。其中,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受損的都是用戶和運營商,而作為主導方的手機廠商卻可以完全置身事外,毫發無損。

    在這種商業模式,基本上只有蘋果公司一家獲益,其他所有相關方都沒有什么好處,甚至連用戶也沒有實際收益,推動起來的難度自然很大。

    在國內運營商中,中國聯通對eSIM更為關注和支持,主要原因是中國聯通與蘋果有多年的合作關系,在中國聯通的高端商務用戶中有大量的蘋果粉絲,eSIM的綁定行為對中國聯通的用戶而言“有百利無一害”。

    公開資料顯示,截至目前中國聯通已經與產業鏈伙伴聯合推出了超過20款eSIM終端產品,涵蓋了手表、5G通信殼、攝像頭、5G CPE等多種eSIM應用,并且正在從穿戴類產品向PAD/筆記本電腦、物聯網、車聯網等應用領域拓展。

    同時,中國聯通在eSIM上也是試點早、投入大,平臺更為成熟穩定,在發展eSIM的主要終端智能手表方面擁有一定優勢。堅持eSIM不動搖,對中國聯通是合適的選擇。

    不管怎樣,eSIM實際上是未來智能終端發展的必然選擇,越來越豐富多彩的智能設備因eSIM而更加易用、可用、好用,新的數字化應用也將應運而生,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調動各方的積極性、完善系統安全,使其盡快造福于信息化社會。

    本文刊載于《通信世界》

    總第925期 2023年8月10日 第15期

    原文標題:《 運營商開關eSIM業務,為何選擇不同?》

    標簽:

    業界
    移動互聯網

    ©2003-2020 CMS科技網 版權所有       聯系郵箱:51 46 76 11 3 @qq.com   浙ICP備2022016517號-14